海南琼海文明网-w66利来国际

一张老照片丨印尼归侨的中国情结

发布时间:2016-08-11      来源:中国文明网

 中国文明网微信订阅号与“文明中国”微信矩阵成员联合举办的“我的家庭故事”微信征文之“一张老照片”正在进行。今天,推出第26篇来稿。希望你也能拿起手中的笔,讲述自己家老照片的故事,分享照片背后蕴含的家庭历史、家人感情。快把你的故事告诉我们吧! 

   

  照片中这对夫妻,乍一看可能你会以为他们是国人,事实上他们确是中国人,只不过他们的身份有点特殊:照片中的男人是我的父亲,出生印尼帝汶岛,1960年时他响应建设祖国的号召回国照片中戴眼镜的女人是我的母亲,祖籍海南文昌瓮田镇,那时候也是从印尼回到国内不过她是送回国读书的。这张照片,是他们1996年重返印尼探望亲人的时候拍摄的。

  照片中,父母亲穿着印尼当地的传统服饰,在一个山坡上留影。父亲穿的是一种叫做badi”的传统服装,下身围着叫做“纱笼”的类似裙子的布,腰间缠着腰带,腰带上还有一些装饰。父亲头上戴着印尼特色的帽子,整个人打扮起来很帅气又富有印尼特色风情。母亲头上也戴着一个头套,身上穿的衣服叫做“gaibaya”,腰间围着沙笼,有腰带。这张照片是在父亲当年居住过的地方拍摄的。

  说起他们当年回国后的经历可以说是一部建设海南华侨农场的历史。在上世纪50年代,回国的华侨很多,政府为了解决他们的回国问题,特地从苏联租了一艘大船。船可坐几千人,他们还带了很多的家当:单车,床,衣柜,还有皮箱等。就这样,他们告别了出生的地方,告别了优越的生活条件,飘洋过海到了祖国的怀抱,开始了新的生活。

  为了安置好这些回国的爱国归侨们,国家在海南琼海市(当时还是琼海县)一个叫彬村山的地方建立了一个农场,就是现在的彬村山华侨农场。他们就在彬村山农场住了下来。

  当时条件艰苦,四处荒凉,野草丛生,虫兽出没,和他们在印尼的生活条件反差太大,很多人都哭了,感到难于接受。奶奶当时已60岁,她很坚强,跟孩子们说,我们的国家刚成立不久,百废待兴,非常需要我们共同去建设,去创造,才能振兴经济,强大祖国。我们当初为什么要漂洋过海外出谋生,还不是因为当时国破民穷,无法生存才出去的吗?现在既然我们已经回国了,就应该安下心来,积极投身祖国建设,为祖国的明天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。

  听了祖母的话,父亲他们安下心来,挥刀举锄,开荒挖渠,种橡胶、种胡椒,过上了自力更生的生活。没有菜吃,他们自己开一块地种菜没有房屋住,他们自己割稻草盖起了茅草房住没有水用,他们到很远的井去挑水……就这样,一路走来,直到退休,他们为彬村山华侨农场的发展奋斗了50余载他们的每一滴汗水,都浇灌出了鲜艳的花朵,他们看到,昔日破败的农场,现在已经旧貌换新颜。

  母亲在文昌老家读到初中毕业,积极投身建设祖国的热潮中。在松涛水库的建设中奋战了三年多,1967年安排到琼海嘉积的椰子厂工作。1968年与父亲结婚后就在彬村山华侨农场工作。父亲与母亲很随和、很恩爱,从未见到他们吵架红脸,他们认真做农场的工作,经营自己的家庭,对我们姐弟三人疼爱有加。

  在农场的工作虽然辛苦,但归侨们的生活很丰富多彩,他们保留着印尼的生活习惯,自制印尼风味菜肴如咖喱鸡、沙爹、巴东牛肉等逢年过节母亲就购买做糕的原料,亲自动手制作印尼烧糕,有时要做一个星期,那我们就有得吃了。归侨们大都性格开朗乐观,喜爱唱歌和跳舞,工作闲暇之余,他们拿起吉他、沙锤,穿上印尼传统服装,跳起欢快的印尼民间舞蹈“伊娜奈”,歌唱日益美好的新生活,也思念着远在异国他乡的亲人们。

  1996年,母亲在印尼的妹妹邀请他们回去印尼探亲,母亲也很思念印尼的外祖父外祖母和她的弟弟妹妹,经过商量,她和父亲乘坐飞机回到了印尼,见到了自己的亲人。久别重逢,感慨万千。父亲和母亲拜访了自己的亲人,在很多地方都拍照留念。上面的这张照片,就是他们在我父亲出生的地方帝汶岛留下的。

  岁月如梭,转眼56载,彬村山华侨农场的印尼归侨们的足迹,踏遍农场每寸土地他们的汗水洒落在农场的每个角落,他们为农场的建设做出了巨大的贡献。当年的青春小伙活泼少女如今都已白发苍苍,有的已经过世但是他们爱国的精神,不畏艰难的精神,激励着我们下一辈,继续为祖国建设奋斗下去。 

  ------------

  微信订阅号“文明琼海”推荐 

  作者:庄恭武  琼海市彬村山华侨经济区(农场)

  中国文明网主题征文,投稿邮箱:

  wmzgweixin@163.com

  

文档附件

聚焦琼海

更多

文明播报

更多

道德模范

更多

志愿服务

更多
网站地图