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好妇女 庞妹玲
庞妹玲,1951年出生于琼海市阳江镇上科大村一个贫农家庭。母亲生下儿女三人,上有姐姐,下有弟弟,妹玲排行第二。妹玲的父母都是老实淳朴、厚道正直的农民。妹玲虽然文化不高,但在父母的教育熏陶下,她自幼就是一个懂事乖巧、善解人意、尊老爱幼、和蔼可亲的女孩。1969年父亲去世。1970年她嫁到加积镇参古村委会石井村苏英全家。
丈夫苏英全,1942年生,上有两位姐姐。英全三岁亲娘去世。父亲娶了续娘,生下一个儿子幼亡。后来续娘身体虚弱不能劳动。父亲五十多岁遭不幸,因摘椰子,被椰子从树上掉下打中头部受伤,没钱治疗,造成双眼失明。后来又患气喘病完全不能劳动。英全十六岁二位姐姐已先后出嫁,家庭的重担落到了他的肩上。
1970年英全同妹玲成家,婚后生下二女一男。家中上有二姥、下有三少,夫妻二人顶着一条千斤担子。丈夫英全在外面干些泥工活挣钱维持一家生计。妹玲在家中照顾二位公婆的饮食起居和三个女儿上学读书。煮饭、洗衣、挑水、担柴,还要种地。
从嫁到英全家起,妹玲一直司候着二位不能劳动而又多病的公婆,直到1994年家公82岁去世,1996年家婆84岁去世。她熬过了二十六年漫长的艰苦岁月,让二位老人都活到了耄耋高龄。这样一个贫困的家庭,夫妻二人怎样支撑过来,其中的艰难曲折一言难尽。
公公双眼失明走路不方便,每天大部分时间都坐在屋里度过,一天三餐妹玲都要把饭端到公公的面前。有时候公公要出去串门找老人聊天,妹玲总是吩咐小儿女轮流出差,用绳子携着公公的拐棍一步一步慢慢地走。孙子们没有时间就先回去,让公公在邻居家里久坐一会再来接他。
公公患气喘病没钱买药,采取食疗方法,要在每天早晨吃花生米粥。妹玲经常要早早起床煮好花生米粥给公公吃,然后再去干工。
尽管家里困难,公公的生日每年照样庆祝。公公过七十一岁大生日,夫妇俩还备了一桌酒菜请全村的老人过来一起吃饭,剥红蛋。
按照风俗说法,给老人造了寿宅(棺材)可以添寿。为了期望公婆二姥人生长久,同时也为了解除二姥葬终之忧,夫妻二人艰苦拼搏,省食俭用,积累了一笔钱,在公公七十一岁那年为公婆二姥都造了寿宅。
最感人心弦的事是妹玲每天要为公公端屎倒尿。农村的厕所在户外,公公不能上厕。妹玲买来一个土缽缸放在屋里,让公公像坐厕盆一样坐在缽缸上如厕。还找来一节大竹筒,让公公把小便解在竹筒里。每天无论多忙,都要把缽缸和竹筒端出去清洗干净。为了方便清洗,每天还要在缽缸底垫上一块芭蕉叶。人常说久病床前无孝子,难在持久。妹玲从嫁到这个家门就这样始终如一地照顾公公,挨过了整整二十五年没有说过半句怨气的话。
说到婆婆也是令人十分辛酸不已的事。长期来婆婆身体虚弱,脾胃受纳不了经常性的粗粮粗菜,要多吃一些鱼肉之类等比较精细的食物。为了体贴婆婆的身体健康,妹玲夫妻二人能愿自己和儿女们不吃鱼肉,也要挣些钱来买鱼、买肉给婆婆吃。虽然买鱼肉的数量不多,但也要经常有。日子久长负担也十分沉重。
更使人苦煞的事是婆婆临终前的一年多时间里患了中风,躺在床上不能动弹,只有手脚微微能动。除了喂饭、喂水、拉屎拉尿也要有人扶助。有时候来不及扶助,屎尿拉在床上就要给婆婆换衣服、洗身。给婆婆洗头一人还干不了,必须一人扶着婆婆的头移到床边,另一人给她洗。这样日复一日,熬过了一年多时间直至婆婆寿终。婆婆是个后娘,在这个地方乡下人常把后娘比做“北风”,不受尊敬。但是妹玲从来这样想法,她说:“后娘也是生儿育女的人,对儿女有养育之恩也应该受尊敬。”
对待乡村邻里,妹玲总是和蔼可亲,尊老爱幼,善解人意。有一次,邻居报告说她种的萝卜被人偷了,她和气低声地回答:“偷就偷吧,人家没有才想要。”她的第二女儿巧玉说:“我真钦佩妈妈说这句话,感动了我的肺腑,终生难于忘怀。”在妹玲的言传身教影响下,儿女们都很乖巧,从小就懂得像妈妈一样敬老爱幼,与邻里和睦相处。
由于长年累月的辛苦劳累,丈夫英全于1997年患心肌梗塞去世。丢下妹玲和三个儿女相依为命,女儿长大后也陆续出嫁。
妹玲的事迹传遍了三乡五里,感动人心。人们都夸她是敬老爱幼的楷模。她被琼海市妇联会授予“三好妇女”的光荣称号。有人问她:“你对公婆十分孝敬,忍受了这么多的苦楚也豪无怨言,你心里是怎么想的?”她语气坚定地回答:“这是我的责任”。她把对公婆的“孝”看作“责任”,说出了我们这个社会的共同心声。中国传统的孝道文化是治家的法宝。在当前步入老龄化社会的历史时期,弘扬孝道文化更加重要。中国人家是根,把孝道文化灌注到每一个家庭里,家庭和蔼了,根基就巩固了,社会也和蔼了,国家也得安定了。但愿我们族人都能像妹玲一样,在自己的家庭里以实际行动弘扬孝道文化,为共同创建一个文明和蔼的大社会作出贡献。